网站首页 读后感 正文
第1篇:《纽约锁记》读后感
:《纽约锁记》读后感
这本书是陈丹青纽约生涯的结账,初事写作的开端……他的生活因这本书从此转向,出现新地带。和其它几本书相比,陈丹青说“这本书不越界、没脾气,聊聊纽约、谈谈艺术,自然显得雅,而久在域外,所谓生活积累比较厚,要论写作的闲静与专注,也确是这本书。”
看陈丹青的书,让我感到很爽,觉得与作者面对面真诚相待。没有矫饰,没有说教。
在19期《在北大听讲座》中,有一篇正好是陈丹青关于《纽约琐记》的琐忆,作者说:“当你在写你在其中生活过很长时间的城市时,有一点要克制,就是不要多谈你自己。”
这本书做到了。作者不是更多的直接谈纽约生活,而把更多的笔墨留给纽约的艺术印象,通过这些印象及人物带出纽约的生活来。
这是作者的一种写作方式,也是作者的一种生活态度,我以为。于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作者称之为“见到的纽约生态”。我觉得更像是作为一个画家的“画家生态。”
作者在北大讲座谈到这本书时还说:“我们印象中的纽约常常是一种很浪漫的形象,都是从电视电影中建构出来的。可是一个真正的纽约跟我们今天的社会一样,跟你们将来毕业面临的问题一样,也就是谋生、安身立命,此外才是哲学、历史和艺术。”
我们总是把艺术家看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人,其实艺术也是建构在日常生活之中。作为画家的生态,同样是生活面对的各种困境和现实的诸多因素的总和。
打开一看,立马就被吸引,不管你是外行还是内行。他独特的优美、幽默渗透在字里行间,他的艺术修为和文学造诣相得益彰,使得他的文字自成体系——干净深邃。
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
不同时段的人生,阅读着同一本书,它有着不一样的感受。
第2篇:《猫 狗 鼠》《二十四孝图》 《五猖会》 《无常》 父亲的病》《锁记》《范爱农》的读后感和主要内容
版权信息 作 者: 鲁迅 著 作者简介 鲁迅(1881~1936)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日(1881年9月25日),文学家、思想家和革命家。原名周树人,字豫才,浙江绍兴人。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(今绍兴市)东昌坊口。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。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《狂人日记》时开始使用的笔名。鲁迅在1898年到南京求学,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,后痛感与治疗麻木的国民精神更重于医治肉体病痛,便改行提倡文艺运动。1918年参加了《新青年》编辑工作,并在《新青年》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《狂人日记》,其后又发表了《孔乙己》、《药》、《阿Q正传》等著名小说,并撰写大量杂文、散文,批判旧思想、旧道德,成为新文化的倡导者之一。鲁迅在翻译外国文学和整理中国古籍方面也成绩卓著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“科学”与“民主”。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。包括: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《狗.猫.鼠》;怀念长妈妈的《阿长与<山海经>》;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《二十四孝图》;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《五猖会》;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《无常》;写塾师寿镜吾的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;揭露庸医误人的《父亲的病》;描写一个心术不正,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《琐记》;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《藤野先生》;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《范爱农》。《朝花夕拾》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,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、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。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,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。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,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,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。
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,夕阳从西窗射入,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。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chunyeyulu.com/duhougan/3916.html- 上一篇: 钱学森传读后感1500字
- 下一篇: 钢铁5章读后感500字
猜你喜欢
- 2022-07-03 赵一曼抗日小故事读后感500字
- 2022-07-03 赵尚志读后感500字
- 2022-07-03 赵一曼读后感作文500
- 2022-07-03 赤壁之战500字读后感
- 2022-07-02 谁是第一名读后感500
- 2022-07-02 负荆请罪的读后感500字
- 2022-07-02 谈礼貌读后感作文500字
- 2022-07-02 谈美读后感500字
- 2022-07-01 读杜甫读后感500字作文
- 2022-07-01 读稻草人读后感500字